
我院获四项2018年度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资助
5月3日,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了2018年首发专项项目启动会,共有267项项目获得资助。其中,我院获批4个项目,含重点攻关项目2项、自主创新项目2项,资助总经费277万元,这是地坛医院首次斩获首发重点攻关项目。截止目前,医院已累计获得批首发专项1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重点攻关项目的中标率为100%,医院总体中标率是26.6%,高于整体中标率。
本次获批的四个项目为院长李昂教授团队的“艾滋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支持方案优化研究”、中西医结合中心王宪波教授团队的“益气养阴活血法对乙肝肝硬化并发慢性肾损伤高危人群的疗效评价”、骨科张强主任团队的“艾滋病患者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早期防治研究”以及肝病三科程丹颖副主任医师团队的“经方鳖甲煎丸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项目申报过程中,科教处组织专业专家对申报内容进行辅导,作为北京市临床研究质促中心成员单位的方法学团队对每个项目进行多轮临床方法学指导,各团队长期的临床积累和申报前积极准备,使得地坛医院立项项目质量及经费数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将为首都及全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获批重点攻关项目的李昂教授团队,由重症医学团队和AIDS团队共同组成。重症医学团队是国内首家传染病ICU,具有10余年AIDS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救治经验,而AIDS团队拥有多名著名艾滋病救治专家,每年收治AIDS患者近2000例。急性呼衰是ICU内艾滋病患者的首要死因,需要不同于一般患者急性呼衰的呼吸支持方案, 经团队多次讨论并联合佑安医院、友谊医院,制定了安全性、可靠的呼吸支持优化方案,将为各地AIDS防治提供指导,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另一获批重点攻关项目的王宪波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乙肝肝硬化并发CKD的早期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能够及早识别乙肝肝硬化发生CKD的高危人群;同时课题组基于多年的治疗经验,提出了“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乙肝肝硬化CKD”的学术观点。该项目的实施,将对乙肝肝硬化并发CKD的高危人群进行及早防治,能有效降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获批临床技术创新项目的张强主任团队在治疗HIV骨科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优势,已完成HIV骨科手术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项目就观察我国艾滋病患者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探讨艾滋病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中的早期预警指标、总结围手术期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艾滋病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和SSI的早期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程丹颖副主任医师团队长期致力于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对慢性肝病、肝硬化诊治积累了较多经验。该团队项目拟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具有“软坚散结、行气化瘀”经典方剂——鳖甲煎丸,以提高抗纤维化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项目的实施对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据了解,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1年设立,旨在促进首都卫生事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防病治病的水平。2018年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共收到来自149家单位的1269个项目申请,经过单位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与预算评审、委主任办公会审议和公示,共有267个项目予以公布,立项率为21%。
上一篇: 医院荣获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下一篇: 医院组织专科护士综合素质比赛